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恩霆
前一秒还挥舞制裁和关税大棒,下一刻就官宣元首会晤安排上了,如何结束俄乌冲突将是“普特会”的首要议题。尽管美俄关系的转折就这么说来就来,但俄乌局势的转折点还远未到来。
尽管4月以来俄乌举行了三轮谈判,但仅在换俘和交换阵亡士兵遗体方面取得成果,在停火等实质性问题上毫无进展。同时,俄乌战事烈度持续升级,乌方多次对俄本土纵深乃至后方的战略目标发动大规模无人机袭击,俄方则对乌重要目标实施高强度打击,从库尔斯克州逐出乌军,并在乌东地区全力向前推进战线。
其间,特朗普先是以暂停部分军援来对乌克兰施压,试图迫使其在和谈中对俄妥协。但眼看俄方持续在战场上发力,特朗普全面恢复援乌,并在7月中旬放话,以追加制裁、100%关税和“次级关税”施压俄罗斯,将结束冲突的期限设定为50天。这一期限在7月29日进一步缩短至10天,截止日期是8月8日。
进入8月,特朗普还对俄祭出军事威慑——两艘核潜艇“被部署到适当区域”。俄方也不甘示弱,宣布不再维持依据《中导条约》单方面暂停部署陆基中程和中短程导弹系统的自我限制。
紧要关头,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8月6日到访莫斯科,当天下午便受到俄罗斯总统普京接见,双方会谈持续了近3个小时。走出克里姆林宫的威特科夫一行人显得很轻松,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一时间宣布,最快下周与普京会晤。俄方稍后证实了这一消息,双方立即着手安排相关事宜。
变化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从时机还不成熟到迅速敲定见面,美俄元首会晤既是特朗普“以压促谈”的结果,也符合普京“边打边谈”的策略。
按照今年3月普京在俄工业家和企业家联盟代表大会上的说法,针对俄个人和实体的制裁总数已达28595项。另有统计显示,西方国家对俄制裁已超3万项,其中超九成是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出台的,而美国和欧盟实施了超过1万项制裁。这种情况下,留给特朗普的制裁选项并不多。
而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美俄贸易额仅35亿美元,为2021年的十分之一。即便按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国防委员会第一副主席茹拉夫廖夫的说法,目前俄美贸易额也只有80亿美元。规模不大的双边贸易额,可能令特朗普直接对俄加征关税的措施收效甚微。
不过,特朗普打出了“次级关税”,并且将矛头直指俄罗斯石油的重要买家之一印度。美国不仅对印度输美商品加征25%的关税,日前又在此基础上再附加25%的关税。也就是说,特朗普政府以50%的关税施压印度停购俄罗斯石油。
包括石油在内的能源出口,是俄罗斯经济的重要支柱。能源产业占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约20%、对外商品贸易的40%。可以说,特朗普当前的施压手段可能会冲击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和经济增长。
与此同时,由于短时间结束俄乌冲突的许诺迟迟没能兑现,令特朗普持续承压。耐心殆尽、脸上挂不住的特朗普,急需一份能拿得出手的成果,向国内外展示其在热点问题上强大存在感和影响力。
普京抓住了这一点,同意尽快举行“普特会”,让特朗普既有面子也有“里子”。特朗普一直宣称与普京“关系良好”,将之作为自己区别于其他美国总统的标志之一,今年2月以来两人已多次通话。特朗普第一任期期间,美俄元首曾在2018年和2019年两次正式会晤,分别是在芬兰赫尔辛基和日本大阪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期间。
至于“里子”,据称俄方考虑俄乌“空中停火”。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双方的攻防战主要集中在陆上,海上的较量并不多,而空中的你来我往更多是为了配合地面攻势和心理威慑。俄方在陆上战场拥有绝对优势,而乌方在大规模无人机作战方面略胜一筹,其发动的“蛛网”行动重创了俄战略轰炸机等重要资产,并频繁袭扰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
如果“空中停火”能够实现,既不会改变当前战场形势,又可以减轻俄方防空压力。更重要的是,这算是普京给特朗普送上的一份“礼物”——部分停火也是停火,以此换取美方减轻在能源出口方面的压力。同时,也为俄美关系进一步打开局面创造了良好气氛。
不过,对于威特科夫提出的美俄元首会晤后举行美俄乌三国领导人会晤的提议,俄方反应冷淡。普京表示,总体上不反对俄乌领导人会面,但距离创造出适合的条件“还差得很远”。其实,特朗普也心知肚明,要结束俄乌冲突的路“依旧很长”。
按照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说法,结束俄乌冲突有两件事必须明确:停火和领土问题,而领土问题又是结束冲突的关键要素。当前,俄乌双方均没有全面停火的意愿,在领土上的争议更是无法调和。克里米亚地区早在2014年就已脱乌入俄,而乌东四地(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也已被俄联邦接纳。俄罗斯不会“吐出”,乌克兰也无法夺回,现状实质上处于冻结状态。
威特科夫这次莫斯科之行专业股票配资网,让美俄双方均更清楚地了解了对方的要求和条件。接下来,轮到美国与乌克兰以及欧洲盟友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立场协调。只是,无论是威特科夫的穿梭外交,还是即将举行的“普特会”,都是美俄双边互动,作为乌克兰重要盟友的欧盟和欧洲国家再一次被绕开。
金鼎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