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继北京、上海等地率先推进育人方式改革,成都市教育局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探索开展小—初—高12年贯通式培养改革试点股票配资知识官网,首批参与试点的学校包括列五中学、锦江嘉祥外国语学校、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等8所。
国庆假期到来,成都盐外举行了一场一年级贯通班“满月秀”活动,邀请家长近距离感悟贯通教育课程与改革意义。
小一家长观摩融合课
变教为学,重在驱动
秋季学期,该校分别在小一年级与初一年级开设贯通班,分别实行“小初高12年贯通式培养”与“初高中6年贯通式培养”,学生们通过自主报名,摇号入读。
满月秀活动上,90余位家长观摩了英语、语文、体育等项目式融合课堂。英语课上,在北京第一实验学校参与深度跟岗的丁芙蓉老师,展示出英语数字阅读与生活的关联,整堂课通过问题和场景搭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与互动。语文课上,肖敏老师则融合了数学图形认知、美术色彩表达,例如“0在荷叶的眼里像什么、在河水的眼里像什么”等小诗创作,让学生在跨学科的真实语境中去触达课程目标。
展开剩余73%40分钟的课一半在教室,另一半则是在校园中完成“任务”:学生化身校园导游,在孔子像前向父母讲述尊师重道,在萌宠乐园讲解孔雀和大鹅的习性,最终父母得到了提前制作的“植物拼贴”数字理解卡片作为中秋满月礼。
贯通班和普通班区别在哪?老师孙兰举例,同样40分钟,贯通班在UBD教育理念下,以发布任务的方式每堂课首先让孩子知道他成功的标准在哪里,用20分钟教学习方法作“脚手架”,剩余时间学生再进行自主探究,遇到困难时或小组合作、或查询资料、或向老师询问来解决学习问题。学习任务从水平1到水平4,老师对应评价,激励学生自主成长,在学习中认识到自己能通过解决问题、积累成功而变得“了不起”,获得自信正反馈。
项目学习、多元评价
家长期望看到贯通背后“六个能力”
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核心是评价改革。在课程体验后,学生们手捧拼音冰箱贴、数学任务单等全对记录,向家长分享“最满意的任务单”展示一月学习中“被看见、被认可”的成长印记。老师们也通过家长会,详细解读了贯通培养中“过程性评价”与“个性化支持”的理念。
家长张博文在课后表示,提前报名参与贯通班,看中了学校并非只为掐尖而贯通,现了解到小学阶段,重点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情感能力和实践能力,初中重点培养人文素养、创新素养和人格素养,时代发展迅速,期望能为孩子埋下理想与生涯的种子。针对孩子是否会出现不适,他说:“因为课程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学校特别设立了退出机制,只要我们家长做好配合,我不会特别担心”。
(孙老师在北京学校跟岗)
据了解,学校团队已在北京第一实验学校、北京亦庄实验小学等北京十一系学校跟岗学习,吸收先进理念进行本土化改良后再运用到教育中。
贯通探索如何落地?
学校从愿力到行动重塑生态
作为首批试点学校,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国语学校党总支书记孟红再次解读“贯通”二字。
站在家长角度,它不是短视与功利,不中考就少了压力,而要帮孩子从认识自己到实现自我价值的贯通,大学毕业后在未来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能够解决问题的创造者”。
站在学校角度,“我们的使命是什么?是以终为始的为学生提供成长滋养,使其在真实情境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潜能”,绝不应局限于升学率或分数排名、不是三个学段割裂的联通,一定是对标新课改、新课程,构建综合多元的学习方式,实现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评价机制、学生发展支持系统的一体化设计与无缝衔接。
站在成果预期角度股票配资知识官网,她认为因为学校为改制学校,教师具备改革的意愿与潜力,已用两年时间前往全国学习,例如优化校园组织结构、构建任务群重塑生态、双导师设立等等,从初心到技术为“贯通培养改革”做好准备,期望通过几年探索,从4个班的尝试逐渐向更多班级和年级延展,胜任政府要求与市民期待。
发布于:四川省金鼎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